职业教育网

草原写作背景

2025-04-25 23:06:18

文章是1947年9月12日作者在青岛山东大学一次休息时写下的。1961年10月13日发表在《人民日报》。老舍记叙了自己比较好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闻,表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,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***友谊的歌颂。

作者介绍

老舍(1899年2月3日—1966年8月24日),男,原名舒庆春,字舍予,另有笔名絜青、鸿来、非我等。因为老舍生于立春,父母为他取名“庆春”,大概含有庆贺春来、前景美好之意。上学后,自己更名为舒舍予,含有“舍弃自我”,亦即“忘我”的意思。北京满族正红旗人。***现代小说家、作家、语言大师、人民艺术家、北京人艺编剧,新***比较好位获得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的作家。代表作有《骆驼祥子》《四世同堂》,剧本《茶馆》《龙须沟》。

老舍的一生,总是忘我地工作,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“劳动模范”。

文章标题:草原写作背景

本文地址:http://docs.55xw.net/show-224635.html
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职业教育网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联系邮箱:dashenkeji8@163.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。软文/友链/推广/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。
展开全文

相关推荐

刚刚文章

热门推荐